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是我的梦想。带着这个梦想,我参加了2009年湖北省律师协会和湖北省司法厅组织的,为期15天的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培训课程。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律师行业的基本规范、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主要讲解执业理念、专业思维、执业技能三个方面,重点突出操作技能,使我受益匪浅。现将这次参加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培训课程的感受,总结如下:
首先,作为律协的会员,必须遵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章程,执行该协会的决议;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遵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制定的行业规范和准则;接受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指导,完成该协会委托的工作;按时交纳会费;维护会员间的团结。
其次,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调整范围日益广泛,律师的业务分工日益精细,同时公民对法律服务的需求也日益迫切。面对日益分化的法律服务行业,律师的职业使命是:1、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律师是当事人的代理人,律师的工作需要当事人的授权,律师应当在当事人授权的范围内提供法律服务。2、维护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律师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律师不仅要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同时也应当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3、维护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国家的进步离不开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社会阶层的利益存在不平衡,社会矛盾和纠纷较多,律师作为矛盾和纠纷的处理专家,利用法律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突出矛盾提出法律上的解决办法,对于平抑社会冲突、稳定社会秩序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公平与正义的理念和相关制度建设。律师在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方面负有职业上的责任。律师是法律专业人士,而法律的核心是公平与正义,律师对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非公平和非正义的事件有着职业上的敏感性。我国律师在参与维护社会正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很充分。律师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和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事件反应程度都比较低。律师的社会功能在于实现律师在维护公众权益方面的价值,而不是片面地追求自身职业利益的最大化,在现实中承担着带有一定公益性的法律援助工作。
再次,由于律师的执业活动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其性质是精神性、判断性的工作,涉及的社会生活面极为广泛,需要广博的知识和全面的能力。当事人经过考虑和权衡,一旦决定付出相对高昂的代价聘请律师时,大多对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需求都是迫切的。当社会法治化进程不断深入,法律对人们生活的调整不断加强时,人们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必然不断增强。要想成为合格、优秀的律师,应当坚信律师就是自己最理想的工作。为了成为优秀的律师,能够为之付出一切,包括时间、精力、感情等,将律师工作视为生活中不能割舍的一部分。认识律师工作的价值、神圣和崇高,更重要的是能够时刻发现并享受律师工作带来的乐趣。订一个总体规划,在每一段时间内要知道重点实现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达到能够让客户满意、让同行信服的能力;有高水平的开拓客户、维护客户关系的能力;具有总结业务经验、制作标准文件、制作和完善标准工作方法的能力;熟悉法律法规;掌握律师专业思维方法和业务技巧;合法地利用人脉资源,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在自己擅长的业务领域内,除了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外,还必须对这个领域的其他相关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好的律师不仅是个专家,还是个杂家,有广博的生活常识。只有这样,律师才能对事务进行多角度分析,并对其性质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而对当事人进行有理有据的说服。通过综合因素的作用表现出综合能力,是成为合格、优秀的律师的必备条件。
最后,总结随堂笔记中各位律师前辈的发言和他们的成功经验:1、桂斯斌书记对实习律师的四点要求:看(看教材认真学习认真理解)、听(听老师讲)、求(互相请教)、思(认真思考)。2、省司法厅律公处李颂银处长讲的关于社会法治理念服务大局: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建设特别是30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同时,由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同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不平衡等问题,产生了大量社会矛盾。如何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执法人员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切实维护公平正义;如何教育引导全体公民知法守法,自觉通过法律渠道来表达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努力使这一科学理念深入人心,使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做社会和谐稳定的维护者、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促进者。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的制度创新、体制创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立法体制和法律体系,进一步将执法行为纳入法治化轨道,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律师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建设中应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谐发展提供法律服务。为社会的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充分运用调解手段解决争端,特别强调关于城市拆迁、违规招生、军转干部案、民办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问题、企业改制问题、邪教组织、水库移民案等重大事件的报告制度。实现法律与政治的社会效果相统一。3、湖北九通盛律师事务所主任冯佳启律师谈到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维护公平正义是法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律师的法定职责,追求公平正义是律师事业的性质所决定的。部分律师背离公平正义,存在着片面追求自身职业利益的最大化,以收入论英雄并将其作为评选“十佳律师”的硬指标;有的还提出律师产业化的观点,对于这些不好的趋势我们要制止。执法者的业务能力、道德水平差异很大,作为一名正直的律师、面对许许多多不公,甚至是黑暗,怎么能不受打击呢?为了法律的正确实施、为了同司法腐败作斗争、为了驱走黑暗、迎接光明。我们要做多少无钱耗时的工作啊!在这种情况下,司法监督又显得那么无力、甚至行同虚设。可以说,一个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有正气的律师,绝不是生活在赚钱的喜悦之中,而是战斗在正义与邪恶的前沿阵地。4、省律协张粒会长谈到的:“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成败。”一个律师的素质和修养决定执业技能,成功之道就是有好的素养、有好的执业技能、有好的专业知识、有哲人的气质和为客户及时有效地提供服务。5、省律协监事长曹亦农谈到:律师分三种,第一种是个人能力强、第二种是别人说你强、第三种是能力强的说你强,想成为优秀的律师肯定是第三种,要做到能力强的说你强你必需具备的基本素养是有敏锐观察力和善于、勤于思考,重点注意两会期间的议题、问题,人大的决议,了解政策、及时熟悉因政策导向带来的新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要给自己定位,知识面由宽到窄,性格要稳不能急。6、湖北立丰律师事务所汪少鹏主任谈到:我国目前刑辩的状况,会见难、阅卷难、取证难。要想做好刑辩的律师需注意的几点:第一是规范自己的执业行为;第二是做人、做事要有包容心;第三是要勤奋学习,永远不要忽悠当事人;第四是要自信、有乐观健康的心态。第五是律师是个职业非商人要有人格尊严。
作为一个年轻的律师,没有经验并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中工作,而且行业本身对从业者又有着较高的要求,想成为合格、优秀的律师唯有在自己设定的目标轨道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自己应当做的事情,认真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迈向成功!